南寧聚焦城中村等重點區域整治改造,探索管理新路子

2020年09月21日08:31  來源:南寧雲—南寧晚報
 

南寧聚焦城中村等重點區域整治改造,探索管理新路子

改“硬件”升“軟件”城中村變幸福家園

綠樹成蔭,街道整潔,車輛停放井然有序……如今,南寧市城中村變化喜人,正以街市花園姿態展現環境改造提升的成果。

城中村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伴隨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設施老舊、管理滯后、外來人口眾多等一系列“痛症”。長期以來,南寧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工作導向,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大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聚焦城中村等重點區域改造,加大投入力度,調動各方資源,助力城中村舊貌換新顏。

城中村改造內容包括哪些方面?效果如何?近日,記者走訪南寧市多個城中村,感受環境改造提升給居民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

新興村,路面改造后小巷干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

改變 改造出城中村新風貌

葛麻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基礎設施陳舊、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隨著創城工作的開展,葛麻村也在“改頭換面”。葛麻村新竹街道黨支部書記謝先勝介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結合實際地為居民著想,比如設置分類垃圾桶、規劃停車位、安排車輛運走清理大件物件等,大家需要解決的,我們都去做好服務”。

對此,葛麻村因地制宜地搭建了6個便民充電點,並規劃出停車區域,引導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充電,方便居民的同時也能對車輛進行規范管理。

埌西村在環境提升改造前,同樣面臨車輛亂停亂放、牆上亂貼小廣告、垃圾亂丟棄等問題。面對亂象,埌西村是如何改造的?

埌西村黨總支書記李來升介紹,埌西村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整治改造,先后進行牆體粉刷、清除廣告、設置分類垃圾桶、道路“白改黑”等工程,埌西村整體環境得到很大提升。

埌西村先后進行道路“白改黑”等工程,還為臨街鋪面換上新雨棚,形象大為改觀。

“我們整理了120多處‘蜘蛛網’,疏導210多處空調外機滴水,最近還為510戶商戶換上新雨棚。”李來升介紹。換上統一的紅色新雨棚后,埌西村臨街鋪面形象大大改觀,干淨整潔很多,店鋪門前車輛停放也井然有序。

“以前走過樓下,行人經常挨空調機滴水﹔房屋空中網線、電線比較亂,有的電線垂吊下來,很危險﹔菜市場四周車輛亂停亂放,牆上亂貼小廣告。現在整治清理后,變得干淨整潔了。”埌西村民陳革新高興地說。

同樣位於青秀區的新興村,最近把村裡的公共用地進行硬化,規劃出了70多個停車位。新興村黨支部書記曹喜英說,“這片公共用地一個月前還是一片菜地。通過宣傳動員,居民自行清理了菜地,村裡將菜地規劃為公共停車位,方便村民車輛停放。”

新興村,這片規劃整齊的公共停車區域一個月前還是雜亂的菜地。

一開始,村委在動員居民清理菜地時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這個工作再難我們也得做,開始一些人不配合清理工作,畢竟損害到自身利益。但這個菜地是公共的利益,不能讓少數人佔有。我們就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通過黨員帶動,慢慢地,村民開始積極配合清理菜地,最后將公共用地還給村委並改造成公共停車場。”曹喜英說。

城中村整治,“改”出新家園。青秀區創城分指揮部副指揮長李永耀表示,目前,青秀區8個城中村實現整治提升全覆蓋。城中村改造是一項惠及民生的重要舉措,青秀區以創城為契機,分階段、分步驟、分重點推進改造工作,既提升了城中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又改變了居民的精神面貌。

共建 人人參與文明氛圍濃郁

創城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才能共建美好家園。在西鄉塘區萬秀村,從“地面、店面、天面”進行立體式改造,落實“門前三包”到位,到推進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勸導等動態管理,深化村內文明校園創建,進而帶動餐飲行業、食品商店等規范升級,以點帶面,推動全城區創建工作整體提升。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沒有局外人,村規民約讓村民自發、自覺參與到創城行動中來,通過自律與他律相結合,配合四級網格管理,形成基層治理的長效機制。”萬秀村黨支部書記黃軻說。

記者看到,萬秀村制定的《村規民約》裡包含有“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等12條文明行為准則,並對村規民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文明村民給予額外獎勵,文明租戶、經營戶在場地租賃等方面給予扶持﹔對不文明村民扣減一定比例分紅,不文明租戶、經營戶列為不受歡迎村民,要求其自我改正。

一條條村規,涵養出萬秀村文明尚德的新風氣﹔一樁樁實事,展現了文明新村推進創城工作的大變化。

暖心 文明之風吹進百姓心田

在興寧區官橋村,村民全員出動、日夜奮戰,開展道路硬化、垃圾清理、按標劃線等工作,逐步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村民凌萬如說:“平時我們都會到村子裡走一圈,看看哪裡還需要整改,發現問題我們也都及時提醒村民改正。環境好了,生活才更順心。”

在邕寧區龍崗村,利福坡創新推出了“黨員垂范、‘五老’助陣、居民自治”機制。利福坡有5名生產隊長,均為黨員,他們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身到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帶領利福坡村民開展創城工作的。“五老”則為村裡的老黨員、老干部、老勞模、老教師、老退伍軍人。

“受到黨員的鼓舞,我們加入到創城隊伍中,完成了近700平方米的硬化道路任務,給家鄉建設添了力。”村裡的學生凌霄自豪地說。

“村裡定下規矩,讓每一名居民都成為創城工作的參與者。”村民楊華倫將村規民約張貼在村裡最顯眼的地方。“以前嫌村規麻煩,這也不行、那也不讓。經過整治后,村裡環境變好了,獲益最多的還是我們村民。”利福坡村民楊華強說。

“將來,我們計劃在村裡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籃球場等設施,讓文明鄉風吹進百姓心田。”龍崗村黨委書記楊耀軍說。

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就是提升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服務改善民生的過程,就是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過程。以創新為動力,通過在實踐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設計和運行機制,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解決城市管理難題,共享文明成果。(記者 周明勇)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