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脫貧攻堅加碼集體經濟“硬核力量”

2020年09月16日08:3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今年8月底,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正式啟用。該縣引導村級黨組織打開發展思路,67個貧困村依托石材產業,按照抱團共建,利益共享的模式修建3.5萬平方的標准廠房出租,今年共獲300多萬元的收益。這是灌陽縣以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灌陽縣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資產經營、產業配套、資源開發、為農服務、電商創業、聯合經營等6種發展模式,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實現從全面消除“空殼村”到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0萬元大關的實質性飛躍,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加碼集體經濟“硬核力量”。

強化項目管理,持續穩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向盤”。通過嚴格論証、跟蹤評估、分類防控等方式,嚴把項目“入門關”“提質關”,實現村級集體經濟落地開花。縣委組織部會同8個部門組建項目論証組,對181個低風險項目給予放行,對22個一般風險和高風險項目給予限行和剔除。指導幫助新街鎮龍煉村由種植食用菌調整為訂單式生產銷售菌棒,僅此一項,村集體每年實現增收超10萬元。

規范資金管理,確保扶持資金用在“刀刃上”。研究制定2個管理辦法,列出67條實施細則,對全縣142個村(社區)417個項目的集體經濟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專項檢查,中途完善15個項目的過程管控,進一步規范68個項目共2464.8萬元村級集體資金的使用,實現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監督管理。

注重人才培育,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軟實力”。做好培育、引進“兩篇文章”,將358名本土人才吸納到全縣“農村實用人才庫”,引導成立企業5家、專業合作社30家,實現集體經濟增收200多萬元﹔在26個村建立“扶貧專家工作站”,引進80多名各領域專家、人才“進站”,同時依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15名高技術人才團隊的高端技術優勢,為全縣32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提供精准的技術指導。(灌陽縣委組織部)

(責編:許藎文、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