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浦北縣打造鄉村風貌建設“浦北樣板”

【查看原圖】
圖為北通鎮那新村委坪田村風貌提升建設情況。覃科棵攝
圖為北通鎮那新村委坪田村風貌提升建設情況。覃科棵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8月30日16:19

人民網浦北8月30日電 如何讓鄉村經濟“活起來”、鄉村人氣“旺起來”、鄉村文化“興起來”、鄉村環境“美起來”、村民群眾“富起來”?近年來,廣西浦北縣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制定出台系列改革舉措,打造了鄉村風貌建設的“浦北樣板”。

浦北縣位於廣西東南部,國土總面積2521平方公裡,下轄15個鎮2個街道274個行政村6603個自然村,總人口約95萬,農村人口76.4萬,外出務工人口22.8萬,是“世界長壽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紅椎菌之鄉”“中華蜜蜂之鄉”,是全國富硒農業示范基地和廣西農產品主產區。

自2019年11月正式入選全國首批115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以來,浦北縣積極部署,主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欽州市的決策部署,鄉村治理試點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搭建“四梁八柱”工作框架

浦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治理改革集成試點工作,成立了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採取系列舉措推進鄉村治理改革集成試點工作。制定出台《浦北縣“五治融合”推進鄉村治理改革集成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一個目標、五大領域、24方面重點、N項細化舉措”工作思路,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全力構建以政治為引領、自治增活力、法治為保障、德治揚正氣、智治為支撐的“五治融合”鄉村治理改革系統集成,實現“政治更加有為、自治更加有力、法治更加有序、德治更加有效、智治更加有用”,推動鄉村經濟“活起來”、鄉村人氣“旺起來”、鄉村文化“興起來”、鄉村環境“美起來”、村民群眾“富起來”。

治理制度機制不斷完善

浦北縣結合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進行優化提升、改革創新,探索用系統集成的理念推進形成現代鄉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

一是優化提升原有機制、辦法。出台了《浦北縣層級聯動解決難點熱點問題實施細則(試行)》,層級聯動解決機制,由原來的“縣—鎮—工作站—行政村”四級拓展為“縣—鎮—工作站—行政村—村民小組”五級收集化解群眾難點熱點問題“層級聯動”機制,延伸至自然村,實現全覆蓋。今年以來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967件。

二是創新建立新機制新辦法。出台《浦北縣發揮自然村黨組織作用引領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浦北縣村級“道德超市”建設實施方案》等10多個方案,深入推動改革試點工作走向深入。

三是積極探索新模式。建立健全“片區黨建工作站+行政村黨總支+自然村黨支部”三級組織體系,探索建立“五微”模式(微陣地、微學習、微服務、微治理、微評比),有效解決鄉村治理中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弱化問題。探索形成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新路徑,目前,全縣納入新鄉賢隊伍10862人,成立村民理事會2147個。選取了7個基礎較好的村開展了試點,已探索形成龍門鎮新田村“五化五好”模式、北通鎮九梅麓“十有”模式等一批改革成效示范案例。

鄉村風貌提升取得成效

浦北縣堅持鄉村風貌提升與鄉村治理“同頻共振”,引導群眾參與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目前,該縣已建成1852個基本整治型、132個設施完善型、16個精品示范型村庄,打造了鄉村風貌建設“浦北樣板”。

據介紹,該縣突出打好鄉愁牌、生態牌、富硒牌、宜居牌、善治牌等五張牌,積極推動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融合,以“村民理事會+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打造與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相結合的示范村屯35個,以“公司+旅游+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了九梅麓、坪田等一批廣西知名“網紅打卡點”,在擦亮浦北當地鄉村旅游品牌的同時,實現了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提檔升級。

浦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光寧表示,下一步,浦北縣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關於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總結經驗,加快形成“鄉村治理五治融合”的改革集成政策體系,為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浦北樣板”,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陳燕、黃燕堂)

分享到:
(責編:陳燕、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