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黨旗別樣紅

——浦北縣六硍鎮以黨建推動鄉村風貌提升的生動實踐

2020年08月14日17:32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綠水青山、八角飄香、人文薈萃,位於六萬大山腹地的欽州市浦北縣六硍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全縣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中實現“彎道超車”,“闖”出了一條黨群共建、干群共謀的鄉村風貌新路子。

筑牢堡壘,鄉村樣貌換新顏

地處大山腳下的王念村,除了山還是山。那開展鄉村風貌提升靠什麼?“靠黨建引領。”六硍鎮黨委書記周智一語道破鄉村風貌提升“彎道超車”的“秘訣”:以鄉村風貌為契機,統一黨群思想,推進自然村黨支部建設,把黨員聚起來、群眾帶起來,匯聚強大的攻堅合力。

“在成立王念村黨支部之前,村裡的群眾在鄉村風貌提升過程中,有好的建議或者遇到困難要跑到老遠找社區干部,現在是有困難直接在家門口找支部、找黨員。”六硍社區王念村黨支部書記呂扶釗說,這樣大大提高了黨員榮譽感,融洽了黨群關系,為促進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也為自然村黨員在家門口開展“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提供陣地。

目前,六硍鎮大力推進自然村黨支部建設,在全鎮設立自然村黨支部35個,輻射全鎮323條自然村,服務群眾5萬多人﹔黨員先鋒帶領6500人次清理房前屋后雜物雜草50多噸,拆除露天糞坑、殘垣斷壁2260平方米,建設“微田園、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觀光涼亭”30多個。

八角飄香,繪就致富新畫卷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走進六硍鎮的大能村,一陣陣八角的清香迎風飄來。近年來,六硍鎮通過“支部+特色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採取“先黨員、后群眾,先致富能手、后普通農戶”的帶動方式,激活鄉村內在經濟活力。

大能村原支部書記黃萃榮率先在其管理的近200多畝八角進行了八角“改低創高”技術改良,大大提高了八角產量和降低了採摘八角時的安全隱患,使黃沖水至馬吊水片成為遠近有名的八角產業生產基地。先后吸引了欽州、玉林、貴港等周邊城鎮的1000多名種植戶前來參觀學習

這是六硍鎮通過改良八角種植技術助貧困戶口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鎮種植八角11萬畝,八角苗木200畝,年產800萬斤,年產值4000萬元,群眾增收2000多元,輻射帶動370多戶貧困戶脫貧。

人文薈萃,傳承煥發新生機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在王念村,這種文化底蘊體現得淋漓盡致,更是六硍鎮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鄉村風貌提升中的寫照。

沿著村上青磚步道往裡走,那些坐落在村落深處的古祠堂,放眼望去,一幅青磚碧瓦、雕欄畫棟的古典畫卷呈現在眼前。村中具有歷史意義的“分猷刺史”“進士”“國子監司業”和“翰林院檢討”牌匾依舊保存完好,彰顯了特有的文化古村的底蘊。

“支部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引導黨員帶頭弘揚美德,樹立文明村風。”大能村黨支部書記唐蘭福介紹。現在,該支部黨員每年都帶頭組織村民開展各種各樣文藝體育活動比賽,如斗雞、象棋、編織比賽、猜字謎、拔河、籃球等,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體娛樂生活。

讓許多村民感同身受的是,農村文化為農村人留住了鄉愁,陶冶了情操:“大家真變得‘三少三多’——村裡人賭博少了、吵架少了、抱怨少了﹔相反的是,自豪感多了、歸屬感多了、認同感多了。”(尹春光、丁俊杰)

(責編:劉佳、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