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區北部灣社區:“一軸六驅”模式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水平

2020年07月21日10:5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北海市海城區中街街道北部灣社區位於北海市中心區域,是一個與北部灣城市群同崛起、同命名、同發展的社區。自2017年3月成立以來,該社區黨委積極踐行“凝聚黨心、服務群眾”的發展理念,深入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新方法,開創出以黨建為軸心,以“服務到家”“民意直通”“縱橫聯合”“三社聯動”“法律保障”“科技支撐”等為驅動的“一軸六驅”治理模式,形成了社區黨建紅色領航、引擎帶動,“六大驅動”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的生動局面,推動社區治理走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成立僅3年多的時間,該社區先后獲得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全國巾幗文明崗、廣西黨代會代表工作室示范點、廣西五四紅旗團支部、北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諸多榮譽稱號,成為北海市社區治理的榜樣標杆。

黨建軸心——引領基層治理

北部灣社區堅持把“抓黨建、強根基”作為重中之重的首位工程,著力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充分發揮黨建軸心作用。

堅持政治引領。通過“黨建+團建”“黨建+婦建”“黨建+服務”“黨建+物業”等“黨建+N”模式實施全域黨建,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實現黨對社區治理的全面領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突出政治導向,服務大廳、文化長廊和功能室打造處處體現時代思想和紅色精神,厚植政治文化根基,促使社區干部將講政治融入到服務群眾的實踐當中。

堅持組織引領。構建“三縱三橫”的黨組織架構,即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縱向網絡,各級黨代表、社區大黨委、在職黨員橫向網絡,實現社區黨的組織全覆蓋。厘清職責邊界,加強協調聯動,處理好社區黨委與各類組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社區黨委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陣地引領。著力打造“黨建雲”陣地,實現對社區黨組織和黨員進行“雲管理”“雲服務”“雲教育”。開發“北部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微信小程序,依托“陽光紅頁”“黨員管理系統”“學習強國APP”等線上平台,在線實時管理社區黨委的16個黨支部、161名黨員,及時掌握黨員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定期在各大平台發布黨支部“三會一課”、黨日活動等組織生活信息,讓廣大黨員及時了解社區最新黨建資訊,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

堅持能力引領。突出抓好黨員能力素質提升工作。選配政治上立得穩、作風上靠得住、能力上過得硬的黨員同志擔任“兩委”干部,切實增強社區干部隊伍戰斗力。著力抓好黨員、干部隊伍教育管理,通過組織課堂學習、線上學習、基地學習等,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宗旨教育,促使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本領。

黨建軸心動能得到充分釋放,給社區治理“六大驅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服務到家”驅動——推進溫馨家園共建

北部灣社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行“三常三為”服務理念,即:大門常開,笑臉常迎,服務常在﹔權為民用,利為民謀,事為民辦。擦亮為民服務鮮明底色。

創建貼心服務平台。構建包括銀行網點、社區超市、教育培訓等種類齊全的“十分鐘黨群服務圈”,盤活黨群力量,優化資源配置,讓服務更貼心、讓群眾少跑腿。優化便民服務窗口,將原來近10個專業窗口合並簡化為6個服務窗口,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精簡辦事流程,砍掉無謂証明和繁瑣手續,辦事所需材料由原來的平均21份減少到9份,辦事效率增長2倍以上。

開展特色服務活動。以紅色黨建為引領,創新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大力推行“城市黨建+社區警務+N”服務模式,組織轄區物業組織、兩新組織等多方力量,幫助解決居民最關心的小區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治安維穩等問題。堅持定期開展“紅色星期六”系列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到養老院、三無小區等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凝聚黨心民心。

打造五星服務場所。北部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7平方米,是目前北海市面積最大、硬件設施最完備的黨群服務中心。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導向,按照五星標准,傾力打造數字閱覽室、舞蹈室、棋牌室、書畫室、老年大學等18個功能室。功能室深受群眾喜愛,來往群眾接踵而至,成為了居民群眾學習、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

“民意直通”驅動——推進民主協商共管

確立公眾參與社區事務的三步策略,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

協商會議集中聽民意。由議事小組長根據居民實際需要,定期在居民議事廳召開全體成員社區議事協商會議,秉持“匯集民意、促進參與”的原則,邀請議事事項利益相關方的代表參與發表意見,引導居民群眾建言獻策、暢所欲言,認真吸取民主智慧。

“說事專欄”實時察民情。設立“說事熱線”“說事意見箱”“說事小程序”“百姓說事點”等線上線下“說事專欄”,方便居民群眾隨時隨地反映訴求,社區第一時間收集社情民意,限時解決群眾所需,讓居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參與社區治理。

“三訪三動”主動解民憂。確立人大代表定點接訪、下點走訪、定期回訪和聯動議事、動筆提事、推動成事的“三訪三動”工作機制,組織各級黨代表定期開展接訪、走訪活動,細心關注社區焦點、群眾困難、鄰裡糾紛等問題,收集民情,幫扶解困,切實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三訪三動”工作機制確立以來,共開展接訪活動33次,受理來電186個﹔收集社情民意75條﹔辦結事項48件,辦結率92.31%﹔回訪滿意率達98.35%。

“縱橫聯合”驅動——推進行政資源共享

充分調動行政部門的“人、財、物”資源,實現社區治理重心下移,促進黨政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大黨委”打通縱向壁壘。社區黨委按照市委組織部“珠城先鋒、互聯共建”要求,積極與市直、區直等12個部門單位黨組織聯合建立“大黨委”,圍繞黨建載體聯創、思想工作聯做、道德教育聯育、社會治安聯防、公益事業聯辦、文體活動聯誼、清潔衛生聯抓、基礎設施聯建的“八聯”方式開展共建活動。社區根據工作需要,每季度向“大黨委”單位報送黨建服務項目需求清單,請求獲得支援,有力推進核心工作開展。比如,疫情防控期間,針對防疫物資匱乏、三無小區值守人力不足等問題,在社區的主動請求下,“大黨委”成員單位紛紛援助社區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資,並派出47名黨員志願者值守三無小區,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高效順暢開展。

“網格化”實現橫向拓展。社區將轄區劃分為10個網格,根據網格中的黨員數量,在一個或多個網格中建立一個黨支部。實行“支部相鄰、資源相通”模式,積極與公安、民政、衛生、市容等部門的管理網格加強溝通協調,促進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合理配置、執法高效運轉、服務精准細致。

“三社聯動”驅動——推進社會力量共聚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聯動,形成以社區為平台、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的聯動格局。

引進社會服務。加強與企業單位的協同合作,大力引進社會專業化服務。向社會力量引進了“四點半課堂”“民政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等20多項免費公益服務,引進了北海民間志願者協會、北海益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專業力量的進駐為社區各項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人力、智力、技術等方面支撐。

發展社會組織。創立北海市首個社區創業創新孵化平台——青創客,積極提供政策咨詢、信息分享、項目動態、市場融資等服務。積極發展紅色物業和“兩新”組織,建立“網格長、樓棟長、樓間長”組成的工作隊伍,在開展疫情防控、打擊傳銷、人口普查等中心工作中獲得大力支持。

“法律保障”驅動——推進社區依法共治

堅持依靠法律,拓展法律服務。

打造法律服務站。社區聯合市法學會設立社區法律服務站,取得市法學會的經費支持,聘請退休法官、檢察官、司法人員等6名法律專業人士,在法定工作日每天安排2名人員輪流坐班,為群眾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站成立一年多來,共接待來訪群眾236人次,處理矛盾糾紛35件,處理成功率100%,為群眾代寫法律文書及其他材料23份,依法妥善解決居民群眾的合理訴求。

推動法律下基層。大力開展法律工作者下基層活動,組織開辦市民法治公益學堂,針對不同群體開設實用性法治教育課,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科技支撐”驅動——推進服務信息共通

牢牢樹立“互聯網+”思維,引進大量科技手段,全力打造智慧社區。

構建智慧辦事平台。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借助全市搭建的農事網通平台,結合社區實際,創建“民事網通”“陽光紅頁”服務平台,打通線上線下審批環節,讓綜治、計生、社保等近百項便民服務實現網上辦理,真正實現以“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構建智慧共享平台。建設“薈萃北海”線上工作站,安排專門工作人員在后台負責溝通聯系和跟蹤服務工作,為外來人員提供黨組織關系接轉、人員信息採集、醫療保障指引、矛盾糾紛調解、租房找房、旅游線路推介等全方位服務。開發“北部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微信小程序,為居民群眾提供智慧黨建、社區風採、社區直播、志願服務、辦事指南、便民服務等服務信息,成為了社區居民的“掌上”百事通。

構建智慧閱讀平台。引進北海市圖書館數字閱覽室,與市圖書館共用同一網絡,提供海量閱讀,其中電子圖書10多種,電子報紙、電子期刊幾百種。配備公共文化一體機、電腦等數字閱覽設備共12台,最大限度滿足居民群眾的閱讀需求,積極培育“書香社區”。(闕州) 

(責編:許藎文、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