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萬家摘貧帽 不辭長為駐村人

——脫貧攻堅戰役中的智勇尖兵譚智勇

2020年07月03日17:07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他,放棄優越工作崗位主動請纓扶貧一線,數次婉拒單位的召回,執著堅守,扎根鄉村,用真情成為了貧困村干部群眾心中的“吾哥義”(當地方言:小阿哥)。

他,與貧困村干群六年風雨同舟,在工作隊員、第一書記、工作隊員之間角色轉換,不計得失,矢志不渝,實現了帶領深度貧困村擺脫貧困的初心。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對這片熱土如此眷戀?筆者來到賀州市鐘山縣鐘山鎮羅舊村,去尋找鐘山縣財政局駐村扶貧干部譚智勇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的點滴紀事。

走進羅舊村,平坦的水泥道路通暢村屯,整潔的路燈如衛兵般聳立,兒童在新建的球場內追逐嬉戲,老鄉在村口的公園裡娛樂休閑,誰曾想到幾年前,這裡還處於道路泥濘,用水困難,貧窮落后的窘境。

羅舊村位於鐘山鎮東北部,距縣城12公裡,全村共3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8760畝,林地7486多畝,總人口1875人共449戶,貧困戶140戶577人,該村2015年被確定為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25.1%。

2014年,時為財政局農發辦主任的譚智勇得知單位正在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消息,頓時讓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一路走來的他躍躍欲試。而當時,譚智勇的小兒子剛剛出生,在照顧嬌妻幼子與駐村扶貧攻堅的艱難抉擇中,他毅然選擇了后者,主動請纓成為了財政局駐羅舊村的扶貧工作隊員。

貧困戶李明美是譚智勇三個幫扶對象中家庭條件最困難的一個。譚智勇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入戶走訪他家時的場景,一家六口住在家徒四壁的泥瓦房裡,目光呆滯,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能力……李明美整天無所事事,對脫貧致富早已斷了念想。譚智勇的到來成為了李明美一家命運的轉折點。

扶貧先扶志,攻堅先攻心。無數次推心置腹,秉燭夜談,李明美由開始的抵觸到后來的接納,從最初的冷漠到最終的希冀,譚智勇的真誠終於激發了他的發展動力。在譚智勇的幫助下,李明美一家落實了產業獎補、雨露計劃、危房改造、入股分紅等一系列扶貧政策,並通過自身努力種上了水果等經濟作物,隨著負擔減輕和收入增加,終於在2018年擺脫貧困。如今,住在自家新建的三層共360平方米的水泥樓裡,李明美對國家的扶貧政策充滿著感恩,對譚智勇的點贊更是溢於言表。

扶貧要扶真貧,攻堅需攻最堅。飲水困難一直是阻礙羅舊村擺脫貧困的壁壘。為了獲得生活用水,村民們往往要到村附近的取水點幾經折返,肩挑手扛,苦不堪言。為解決這一困難,鎮村干部群眾幾經嘗試,但礙於資金項目、科學規劃、組織協調等各種原因,最終均功虧一簣。解決生活用水成為了羅舊村群眾最迫切最急需的需求。

此時,經過兩年沉澱的譚智勇完成了駐村工作隊員到第一書記的角色轉換,也讓他找准了羅舊村整村脫貧的突破口。依靠自己的人脈資源,他當仁不讓的走起了“后門”,在“老東家”要資金,從“老伙計”爭項目,走“老村長”求實招,聚“村能人”尋支持,目標隻有一個——引水進村。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羅舊村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干淨衛生的自來水,譚智勇也用實績在村民中樹起了威信。羅舊村黨支部書記莫文任動情的說:“喝水不忘掘井人,在村民們心裡,譚智勇就是我們村裡的好后生。”

駐村以來,譚智勇為羅舊村累計爭取扶貧資金975.4萬元,其中:572.4萬元用於實施18公裡產業道路硬化建設項目,218萬元用於實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渠道硬化5.63公裡、引水壩7座,185萬元用於實施新村委、文化樓、太陽能路燈及活動場所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羅舊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基礎建設和生產生活條件。

2018年底,譚智勇以優異的工作業績實現了深度貧困村脫貧摘帽的承諾。

安得萬家摘貧帽,不辭長為駐村人。早在2018年,單位領導考慮到譚智勇長期駐村和家庭實際,准備把他替換調整歸隊。譚智勇此時卻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新來的同志不熟悉情況,幫扶工作的延續性可能脫節,脫貧成果尚未得到鞏固,其實他考慮最多的,還是村民對自己的不舍以及自己對這片土地的依賴。於是,他再次婉拒了單位領導的關心,重新在羅舊村當起了駐村工作隊員。譚智勇因為工作出色,已連續五年在縣駐村工作隊員年終考核中評為優秀。(鄭政)

(責編:劉佳、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