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大化縣:在貧困殲滅戰中不斷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

2020年06月11日11:16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大化6月11日電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是國定貧困縣,是自治區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也是國家挂牌督戰縣。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大化縣按照“核心是精准、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為重心,持續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強化脫貧攻堅一線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和激勵全縣黨員干部聚焦脫貧攻堅、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4年多來,全縣累計減貧8.71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4.28%,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依靠組織建設引領,鞏固戰“貧”根基

大化縣牢固樹立“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脫貧”的理念,聚焦提升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和帶富力,充分發揮黨旗引領作用,當好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主心骨”。

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在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中,抓好選好“一把手”這個關鍵,實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工程,突出政治標准,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堅持選育管用並重,打造甘當脫貧攻堅重任的基層骨干隊伍。據統計,近兩年全縣調換了12名不合格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實施“靶向攻堅”脫貧行動,對倒排出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精准分類、差異施策,並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化整頓,對排查出來的軟弱渙散的村兩委班子進行調整、充實。2019年以來,分別對1485名村兩委干部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進行全面聯審,清理了13名不符合條件的村兩委干部﹔對205名擬新調整村干部候選人進行聯審,把24名不符合條件的擋在隊伍之外。

全面實現村級活動場所提質升級。採取“財政配套、項目整合、部門幫扶、黨費補貼、社會捐助”等“五位一體”投入措施,強化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據統計,近年來,全縣共整合資金1.58億元,建成145個建筑面積達320平方米以上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解決了村級活動場所“危、小、舊”問題。

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立標杆、強引領,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以“建陣地、重管理、激活力、強隊伍、嚴考評”為抓手,建立規范嚴密的“星級化”管理體系,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截至目前,全縣獲得自治區星級村黨組織稱號72個,佔全縣160個村(社區)的45%。

創新推行村干部公職化管理模式。採取“考察+聘任”“報酬+獎勵”“考評+責任”“晉升+養老”等“四+”措施,實現村干部崗位公職化、報酬工薪化、管理規范化、發展持續化等“四化”目標。從2019年1月起,通過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基本補貼、實績獎勵,打通村干部晉升渠道,充分激發基層干部隊伍活力。

提振黨員干部精神,提高戰“貧”能力

盡銳出戰攻堅。建立健全“戰區調度、鄉鎮落實、村屯突擊”三級作戰體系。全縣劃分“四大戰區”,縣四家班子主要負責同志任戰區指揮長,16名縣處級干部擔任鄉鎮黨委第一書記﹔24個未脫貧村均落實縣四家班子領導聯系幫扶,市、縣兩級選派76名干部任突擊隊員,並選派縣直單位31名“一把手”等科級領導干部任“大村長”和“大村長助理”,選派451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關愛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堅持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廣大工作隊員迎戰脫貧攻堅中擔當實干、再立新功。對於脫貧攻堅一線政治過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大膽使用,大力提拔。據統計,2016年以來,全縣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優秀干部101人,職級晉升40名,激發了干部隊伍投身脫貧攻堅戰場的干事激情。

強化約談提醒作用。實行脫貧攻堅紅黃牌管理制度,將每周挂牌結果作為平時考評內容,對排在后三位的鄉鎮、未摘帽村挂黃牌警告提醒,對整改落實工作不力的單位和人員堅決約談,倒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真正壓實到人、落實到位。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農村黨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三聯五幫”專項行動(三聯:黨員聯戶、產業聯營、項目聯建,五幫:思想幫扶、政策幫扶、教育幫扶、就業和產業幫扶、生活幫扶),全縣增派1706名農村黨員,聯系幫扶3775戶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等,幫助解決上學、治病、就業等家庭生活困難問題900多個,動員1200多名幫扶對象參與產業發展,對371戶無能力自建住房和家庭水櫃的幫扶對象,由160名黨員能人組建村級勞務施工隊,代建516個危房改造、家庭水櫃等項目,激發黨員在脫貧攻堅中主動擔當作為,助力決戰決勝。

聚焦產業項目帶動,匯聚戰“貧”成果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征程中,大化縣將目標聚焦在助力群眾增收致富上,積極探索創新“黨旗引領·聯建聯養(種)”等模式,調動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真正把脫貧攻堅做實、做深、做長效。

聯建聯養(種)激發活力。創新推行“黨旗引領聯建聯養(種)”模式,採取“四聯五統”措施(四聯:鄉村組織聯引、多戶合作聯建、共管輪值聯養、效益分配聯享,五統:統一進苗購料、統一技能培訓、統一防疫服務、統一管護喂養(種)、統一定價銷售),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把“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截至目前,已建成運營“黨旗引領·聯建聯養”扶貧養殖場409個,帶動10547戶貧困戶、41679貧困人口,全縣“5+2”產業覆蓋率93.34%。

“飛地經濟”異地發力。通過“黨旗引領企業助力”模式,由村(社區)黨組織引導村民集體決策,籌資10452萬元採購縣城拿銀安置區2.1萬多平方米商鋪,由企業統一承租經營,2019年按投入資金8%收取租金,2020-2029年每年按投入資金10%收取租金,實現村集體經濟、商貿物流和搬遷就業互助共贏。

冷鏈項目助力決戰。借助中央、自治區財政專項扶持村級經濟政策和廣東幫扶政策,整合資源優勢,集中財力辦大事。一是2020年將15個村的專項扶持資金750萬元進行捆綁使用,整合77個村的其他資金6500萬元,集中投資建設大化縣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扶貧產業園——生豬屠宰加工廠項目。二是將廣東幫扶54個貧困村990萬元,建設村集體經濟扶貧產業園——熟食及水果加工生產線。上述兩個項目均由該縣農投公司統一經營,各村每年按投入資金的5%保底分紅。(陽景剛、黃煉、黃志國)

(責編:劉佳、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