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江南區發展特色扶貧產業“造血”促增收

2020年05月28日16:37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每天一大早,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慕村村民慕當龍就會趕到鎮上的市場採購足量食材,然后到廣西弄峰山鐵皮石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付給基地食堂。“我在這裡做工,老板體諒我家情況,安排我做採購,每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基地離家近,這份工作我很滿意。”慕當龍家是江南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靠著這筆收入他的生活有了盼頭。 

江南區引進的蘇圩弄峰山中草藥產業示范區目前開發面積已達2000多畝。2018年被評為縣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2019年被評為廣西第一批中藥材示范基地。鐵皮石斛年產量可達50噸,產品已獲得《有機產品認証証書》和《富硒農產品認定証書》。該示范區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通過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等五種模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合作機制減貧帶富。共接待了近千次企業代表前來觀察學習,2019年還接受了東盟10國扶貧考察團。

一是入股委托經營模式。江南區弄峰山中草藥產業示范區引導貧困戶自願把扶貧小額信貸投入到弄峰山中草藥產業示范區的建設,每年按不低於投入資金的8%約定給貧困戶委托經營收益分紅。2016年以來,共吸收60戶貧困戶的小額信貸資金300萬元及1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共50萬元參與委托經營,目前已向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村共發放委托經營收益分紅80萬元。

二是就業扶貧發展模式。示范區創建了“扶貧車間”,共為11名貧困戶及其家庭成員在種植基地提供固定或臨時性就業崗位,人均月收入超2500元,極大地增加了貧困戶的務工收入。

三是“貧困戶代養+公司按量付酬負責回收”的經營模式。示范區將培育一年以上的鐵皮石斛種苗提供給農戶代為種植和管理,定期安排技術人員上門進行指導,保價回收,計量付酬,回收一斤鐵皮石斛鮮莖支付貧困戶120—150元代種代管報酬,一年能為10戶代種戶增加不低於5000元的收入﹔

四是帶動發展村集體經濟模式。慕村村委與其合作創辦了食品加工廠,每年給村集體固定分紅1.2萬元和額外分紅。目前,食品加工廠開始七彩泡椒的試產,正式投產后的年產量預計可達8萬公斤,產值約150萬元以上,可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蔬菜約13公頃﹔。

五是黨建引領帶富模式。示范區建立了黨支部,通過開展黨員為貧困戶、群眾舉辦石斛種植技術和休閑農業集中培訓,黨員技術骨干上門提供技術指導等活動,帶領慕村貧困戶發展多種休閑農業產業項目,利用示范區的產業鏈帶動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

弄峰山中草藥產業示范區只是江南區發展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助推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南區確立“群眾沒有脫貧致富的信心,政策再好、產業再多,都是空擺設”扶貧工作理念,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最有持續力的扶貧方式,並精心培育特色產業發展,重點發展香蔥、黃金百香果、沃柑、楊桃、大青棗、藍莓、樹葡萄、金銀花、肉鴿、肉牛、肉雞、蛋鴨等助推貧困戶增收的優勢產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致富帶頭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成功就業,穩定和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群眾收入逐年提高。 

2019年,江南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2元,增長1366.68元,增幅10.9%。目前江南區所有貧困村均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產業示范基地(園),9個脫貧摘帽村均有1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或產業基地(園),做到了全覆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 (郭超前)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