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區:唱起歡“螺”曲 致富有“硒”望

2020年05月25日16:04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柳州市柳江區結合脫貧攻堅實際,緊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大力發展綠色優質富硒米種植和稻螺生態養殖,培育優勢產業集群,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持續做優做強特色富民產業,促進貧困人口早日脫貧,實現穩定增收。

讓富硒米成為“致富米”

“相對來講,富硒米產量高多了,可達500多公斤一畝。而且品質、口感也比以前的品種好。”穿山鎮林寺村貧困戶黃秋鸞正與同村的兄弟姐妹一起進行水稻拋栽。去年黃秋鸞試種富硒米成功,價格比普通水稻每公斤高0.4元左右,今年她家裡的5畝稻田全都種上了優質富硒米。

像黃秋鸞一樣嘗到種植富硒米甜頭的,在柳江區還有很多。

柳江區糧食生產歷來以水稻為主。在確保糧食穩定的基礎上,如何提升糧食核心競爭力?柳江區從調整水稻的品質上入手,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近年來,柳江區大力創建優質富硒稻種植示范區,把富硒稻產業開發作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助農脫貧增收的突破點來抓。2019年,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柳江區多方籌措資金160多萬元,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在水源條件和產業基礎較好的穿山鎮龍平和林寺兩個貧困村,共建設完成連片優質富硒稻生產示范區。2019年11月,核心示范區優質富硒晚稻成熟收獲,實現一造平均畝產450公斤,每畝可為貧困農戶節本增效550元以上。經專業機構檢測,示范區稻米通過廣西富硒農產品協會的“富硒”農產品認定。

2020年,柳江區將推廣優質富硒稻種植2萬畝,主要分布在穿山鎮林寺、龍平、竹山、六廟、高坪,以及成團鎮成團、同樂、北弓、白露、裡灣等村委。柳江區還將進一步提高水稻品質﹔繼續引進優質稻加工龍頭企業,實行訂單銷售﹔打造完成水稻全產業鏈聯合體項目,大力發展“富硒”大米特色產業,讓農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小小螺螄帶動脫貧致富路

“我每天都來基地做工,平時就做些簡單的工作,像看田水、投喂之類的,生活比之前也穩定多了,脫貧應該沒有問題。”在百朋鎮白諾田螺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韋克來正忙著投喂螺螄。從去年至今,韋克來在基地工作一個月保底收入3000元。2019年3月,廣西老土牛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在白諾村創建了有機水稻與田螺養殖相結合的全生態養殖基地。據基地負責人介紹,這裡的稻田肥沃、水質清澈,養螺有天然的優勢。基地採用稻螺套養模式發展立體農業,既節約耕地,又大大增加收入。預計今年年產有機田螺40.8萬公斤,有機稻谷16.8萬公斤。

白諾田螺養殖基地的稻螺綜合種養模式,正是柳江區推廣稻田綜合種養的一個縮影。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產出更多的經濟效益?柳江區初步探索出稻(藕)螺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目前,在宜漁稻田已逐步形成了低產田主養、稻(藕)+螺+蝦、稻(藕)+螺+魚等三種模式。通過綜合利用稻田空間進行立體開發,農田產出模式多樣化,由單一的糧食收入增加為稻(藕)、螺等不同品種的復合收入,實現了稻田提質增效。

目前,柳江區已在裡高鎮、百朋鎮等地建設高標准稻田養螺示范基地。全區現有螺螄養殖面積5236畝﹔規模(50畝)以上養殖場(公司、合作社、戶)12家。2019年,柳江區年產螺螄1760噸,產值1760萬元。計劃到2021年,柳江區稻(藕)田生態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1萬畝,螺螄年產量3000噸,小龍蝦年產量200噸。稻(藕)螺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成為柳江區助推精准脫貧的又一有效途徑。(林語)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