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平南易地搬遷群眾:有事做就有飯吃 有班上就不會返貧

龐革平 張思

2020年05月13日17:28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吃過早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工業園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新移民陸榮澤和他的父母就開始出門上班。這種按部就班的城裡生活,三年前陸榮澤想都不敢想。

變化來自脫貧攻堅易地搬遷安置政策。“十三五”期間,平南縣建設平山鎮安置點和縣工業園區安置點。目前,共有855戶貧困戶3801人搬離泥瓦危房,住進整潔明亮的新樓房,變成了城裡人。異鄉變故鄉,他們過上了比蜜還甜的日子。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平南縣委書記周仕志坦言,易地扶貧搬遷必須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此,該縣出台了《平南縣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方案》,保障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近日,記者來到該縣工業園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採訪,但見一棟棟樓房在灰白兩色勾畫下,嶄新漂亮﹔綠樹、草坪、路燈,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黨群服務站等分落在小區相應位置,“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標語十分打眼,小區很安靜。

走進陸榮澤的新家,但見80多平方米、三房一廳一廚一衛的小房非常整潔,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陸榮澤一家5口,哥哥在廣東打工,妹妹在南寧讀大學。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去年他從廣東回來工作。他笑著說:“廣東工資雖然高些,但除去房租、吃飯等開銷,一年到頭也賺不到多少錢。相反,回到家鄉,因為沒有其他開銷,倒見錢了。這不,3月份就用自己工資添了台空調。”言語間看得出,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平南縣統籌做好移民的就學、就醫、就業“三就”服務,以解決搬遷戶后顧之憂。該縣與搬遷貧困勞動力簽訂勞務協議或承攬合同,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戶每戶至少有一人以上實現就業。目前,該工業園區安置小區的幼兒園已竣工驗收,初中的教學樓等相關設施完成主體建設80%,小學正在進行裝修,已完成投資約3250萬元,所有項目可望在今年秋季開學時投入使用。

平南縣還建設“三大場所”,用活“三種機制”,為搬遷戶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中,臨街50間商鋪優先租給搬遷戶,收益分紅﹔投資500萬元建設園區農貿市場,給貧困戶經營或租賃﹔通過轉移就業、增加公益崗位等,現已經有1000多人實現就業。平南縣工業園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8年項目綜合進度排名廣西全區第一。《以“三個三”工作法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獲國務院扶貧辦網站宣傳推廣。

依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好政策,2017年底,陸榮澤一家從鎮隆鎮富藏村深山搬到這裡。陸榮澤清楚地記得,入住當天,平南縣人社局就組織相關企業進駐小區舉行招聘會,幫助移民就業。在這次招聘會上,他父母成功就業,父親到離家500米遠的安潔餐具消毒中心工作,母親則幫助小區物業公司搞清潔衛生。一家五口有4人就業,就不用擔心返貧了。

陸榮澤回來后就到父親上班的公司工作,60多名工人中貧困戶佔14人。每天,陸榮澤騎電動車載父親不用5分鐘就到達公司。他每天早上8點上班,工作是機修電工,還參加生產管理和市場客戶服務,每月工資3500元﹔他父親負責餐具箱消毒整理等工作,每月工資2500元。他笑著對記者說:“在這裡工作有還上升空間,真好!”

從這裡往南走70多公裡,就到平山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這裡安置著144戶貧困戶684人。該縣扶貧和移民局局長黃欽強介紹,平山鎮是平南縣重要的出口創匯鄉鎮,2018年擁有自營出口企業18家,規模以上企業15家,出口創匯3200多萬美元,佔全縣出口創匯總額的57%。

“穩得住的關鍵是穩就業,有就業百姓才有收入,才能穩得住、能致富,這是選擇這裡作為安置點的初衷。”黃欽強解釋說。

在隔著一條水泥路對面的扶貧車間,貧困戶張雲春正在麻利地核驗手機數據線。

“在這裡工作開不開心?”

“怎麼不開心?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既能照顧家裡又有穩定收入,開心咧。”張雲春笑瞇瞇地說。

張雲春一家5口原來住在平南縣六陳水庫附近,缺地少田,生活非常困難。2017年搬到這裡后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家建起了一棟佔地60平方米的兩層裝修好的新樓房,自己走路就可以上班,孩子上學也很近。

“這種新變化,讓人感覺簡直像做夢。”張雲春笑著說。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