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返鄉摩托大軍:漫漫歸途上的不變歸情

王功孝 吳明江 實習生吳振軍

2020年01月23日12:54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梧州1月23日電 1月10日,是2020年春運開始第一天,它提醒著人們是時候結束這一年的繁忙,收起這一年的心事,回家過年。

從這一天起,活躍在粵桂兩地間的摩托車大軍也吹響了返鄉的號角,開始了粵桂兩地間一年一度的人口遷徙。這支特殊的返鄉群體,十幾年來不約而同地從國內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出發,返回八桂故土。

從網絡地圖上看去,摩托車返鄉大軍行走在粵桂兩地的國道、省道上,串聯起兩廣的文化與經濟交流。每個返鄉人員的身上都深深地烙刻著對春運的執念——焦急與等待、喜悅與團圓。

返鄉路上,摩托車返鄉大軍兵分五路,從廣東中山、肇慶等地,向廣西桂林、賀州、梧州、玉林、北海進發。甚至有人借道廣西,往雲南、貴州方向駛去。

作為廣西的東大門,梧州市每年都是摩托車返鄉大軍回家的重要據點。每年交警部門都會在梧州和其他返鄉大軍的必經路上設立春運服務站,供返鄉農民工落腳休息。

摩托車返鄉人員抵達春運服務站。吳振軍攝

在春運服務站裡,外出奮斗的農民工短暫的休息后,繼續身穿雨衣、腳裹塑料袋,載著各自的故事與心事,踏上回家路。

帶著故事回家過年

每一年春運,動車、高鐵、大巴等出行工具越來越先進,但在廣西的大石山區裡摩托車返鄉卻仍是不少農民工的首選。

在梧州市都連加油站,騎著一輛黑色摩托車返鄉的陸維元比他的老鄉們先行一步抵達愛心驛站。凌晨5點,他從肇慶出發時天還是黑的,抵達春運服務站時,黎明已經升起,暖陽開始照耀心頭。

返鄉人員在摩托車旁等待休息。吳振軍攝

在廣東做電路板工作的陸維元,每天工作9個小時,管吃管住,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見到他時,他面色不錯,皮膚泛白,身上已經沒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氣息,更多的是進城務工回來的味道。這些年的打工生涯,涵蓋了他20歲到30歲的青春。

外出務工十年的他,每次騎車回來時都會在這個春運服務站留下身影。這些年頭裡,他遇到過寒潮交加帶來的冷風天,也遇到過雨下不停的雨天,而這兩年卻是他最喜歡的天氣——暖陽天。1月10日,梧州白天最高氣溫可達24℃,“這樣的天氣最適合騎車上路。”一位姓蘇的返鄉騎手介紹。

問及年后的打算,陸維元輕鬆卻又帶著幾分感慨地說:“過完年后,大概年初八回廣東。”和陸維元相同,大多數摩騎大軍回到故鄉,享受短暫的團圓后,便再次帶著一個家庭一年的生計與希望繼續外出謀生。

那些老面孔與新臉龐

在十幾年的摩托車返鄉大軍人潮中,新舊時代在交替,年輕的面孔時常出現,以老帶新成似乎成了常態。

18歲的黃志安技校畢業后,就跟著叔叔到了廣東中山打工。1月10日,上午11時,黃志安、黃志安的叔叔和另一名老鄉開著摩托車進入愛心驛站。

服務站為返鄉人員備上了熱粥。吳振軍攝

年輕的黃志安,戴著一副金色邊框眼鏡,款式頗有些時髦,言談間活潑、開朗。當問及另一位老鄉和他的關系時,黃志安打趣地說:“他是我們家的‘老表’啊。”三個人,三輛摩托車,從中山到平南400多公裡的旅途中,黃志安與他的叔叔及老鄉互相照應著。

春運返鄉的路途中,新舊面孔不斷出現,有“00”后青年跟著親戚外出打工回來,有6歲女孩跟著父母從廣東回老家過年,也有7旬母親坐兒子摩托車返鄉……

上午8時,江慶平早早地就來到春運服務站裡,這些年他和他的同伴們一起到服務站裡寫春聯,贈予過往的摩騎大軍。“人是廣西人,工作在外地,但溫暖卻是家裡的。”作為梧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副主任,江慶平格外關心外出務工返鄉的青年。

這些年來,江慶平在當地培養的幾名致富帶頭人,都是從廣東打工回來的返鄉人員。為了支持他們創業致富,關心下一代的未來,江慶平和他的同伴們以免費撰寫愛心春聯的方式,“讓他們一回來就感受到廣西鄉裡的溫暖”。

服務站工作人員向返鄉人員贈送春節年貨。吳振軍攝

漫漫歸途上的不變歸情

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變化折射到返鄉大軍的每個個體身上。一名當了十幾年交警的執勤民警說,近些年來,隨著外出打工的鄉親們收入的提高,有的甚至把摩托車放到火車上托運,而人乘坐動車返鄉,安全且方便快捷。

梧州市公安局交警車管所教導員鄒丹,在9年的執勤時間裡,她對摩托車返鄉大軍最熟悉不過。“以前很冷,都見過裹著十幾層衣服的。”鄒丹對摩騎大軍的印象深刻。

“今年是最少的一年。”在鄒丹的觀察中,摩托車返鄉大軍在逐年減少,依據往年數據,途經梧州市東出口的春運摩托車流量從2013年的25萬輛減少至2018年的5.5萬輛。而今年對途經梧州市東出口的春運摩托車流量的預計,鄒丹說:“今年預計在2萬到2.5萬輛左右。”

顯示屏上統計著過往摩托車流量數據。車煥彬攝

梧州市東出口春運服務站的門前,立著一塊電子顯示屏。顯示屏上,統計著經過該地的春運摩托車流量。截至2020年1月20日15時,顯示屏上清晰地寫著“累計通過摩托車17309輛”。一位負責更新顯示屏數據的交警說,數據從1月10日零時開始統計,過車統計系統會對每個測速卡口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隨后數據會每個小時更新一次。

交警是最早發現摩托車返鄉大軍的部門。“交警春運巡查時,看見這些摩騎大軍手凍僵,整個人都快凍住了,就請農民工兄弟到加油站休息,喝姜糖水。”一名老交警說。每年春運,交警巡查工作往常都會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才結束。

看著過往稀稀疏疏的摩托車車流,鄒丹有些感慨地說:“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摩托車大軍,因為這說明生活變好,人們出行的方式變多了。”

每年春運回鄉都牽著每個在外游子的心,摩托車返鄉大軍這一特殊的返鄉群體,是粵桂兩地間文化、經濟往來的產物。一項數據從側面顯示了粵桂兩地返鄉摩托車大軍的規模,據統計,廣西石油連續17年服務春運,累計服務了超過200萬的“返鄉摩騎”。

從春運開始到春運結束,摩托車返鄉大軍出現兩次出行高峰,一次年前返鄉,一次年后返工。對他們來說,兩次上路,一次是團圓與幸福,一次是起點與希望。

返鄉路上,一輛摩托車,載著一個家庭,馱著一車故事,拉著一車心事。那些老面孔與新臉龐,構成返鄉群體各自的命運群像,隨著摩托車的前行,回到寄托著思念與歸情的故鄉。(完)

(責編:吳明江、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