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兩會觀察

最大程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助推廣西高質量發展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沈泉池

2020年01月16日15:32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1月16日,為期6天的政協第十二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正式閉幕。6天時間裡,600多名政協委員圍繞廣西的改革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人民網記者採訪了多名委員,參加了多場小組討論活動,助推廣西高質量發展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委員們認為,過去一年,國家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支持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批准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以及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等,這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開放平台的落地,使廣西進入發展機遇最多最好的時期,開放優勢和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讓“廣西貨走得起廣西港”

“應聚焦支持區內重點出口企業,尤其是聚焦其東盟國家出口業務,做到一企一策,著力解決總運輸成本高的問題,讓‘廣西貨走得起廣西港’﹔還要從政府層面推動資源整合,通過開展航運公司和東盟主要目的國港口的合作,打造特色航線,提升‘南向’通道核心競爭力。”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國際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向凌從企業的角度就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出建議。他表示,現代港口競爭是綜合性物流服務的競爭,廣西要從租地、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港口物流增值服務企業到北部灣落戶。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交通廳副巡視員羅偉建議,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強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部際聯席會議職能,強化統籌協調機制,協調通道范圍各省(區)、各有關單位、各運輸方式的通道建設相關工作,如明確項目的建設模式、技術標准、建設時序等。

“雙飛地”模式吸引灣企入桂

位於廣西東部的梧州、玉林、貴港、賀州四市於2010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准為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因其接近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和產業基礎。自治區政協委員董學洪表示,一定要建設好桂東產業園區“東融”平台,打造好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共贏的高地。

自治區政協常委、辦公廳副主任施慶華建議,以“雙飛地”模式吸引灣企入桂。施慶華說:“大灣區創新能力和創新資源富集,而廣西的支柱產業集中度高,雙方協作沿產業上下游拓展產業鏈,可以實現互補發展,做強做大相關產業。人才‘雙飛地’模式,既能讓大灣區的人才、專利、技術飛到廣西,又能讓廣西的企業到粵港澳地區去孵化、轉型升級,實現桂粵雙向互動。”

讓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有准則可依

優化營商環境也是委員討論的熱點。自治區政協委員覃煥焱建議,進一步落細落實減稅降費惠企政策。財稅部門要嚴格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開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調研活動,強化跟蹤問效和考核評估。同時盡快修改完善不合時宜的涉企法律法規,建立重大經濟決策聽取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建議的規范程序。

自治區政協委員蔣學權建議,出台“公職人員政商交往行為負面清單”,讓公職人員在工作中能知道底線、守住底線,讓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有具體行為准則可依。同時,各級政府應該拿出和招商引資同樣的優惠政策,扶持當地本土存量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營商環境,激發廣西本土存量企業創新發展潛力和活力,讓廣西本土企業成為廣西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推進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是驅動、擴大開放是引領。”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參加委員聯組討論時表示,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開放平台落戶廣西,使廣西進入發展機遇最多最好的時期。廣西要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從政策中找辦法、在平台上求突破,為培育發展新動能創造有利條件,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眼睛向上向外、站高謀遠做實,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給予的各項支持政策,最大程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更好促進廣西新一輪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完)

(責編:沈泉池、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