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廣西兩會

人民網專訪廣西人大代表、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梁貽勇

2020年01月14日11:16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專訪廣西人大代表、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梁貽勇。嚴立政攝

人民網專訪現場。嚴立政攝

人民網南寧1月14日電 (吳明江)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1月14日上午,廣西人大代表、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梁貽勇接受人民網專訪,介紹廣西檢察機關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發展完善的工作舉措和經驗。

梁貽勇表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新的、重要的司法制度,是在立法和司法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據悉,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梁貽勇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可以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認罪”,指犯罪嫌疑自願主動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二是“認罰”,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表示願意接受處罰。在偵查階段願意接受處罰,在審查起訴階段接受人民檢察院擬作出的起訴或不起訴決定,認可人民檢察院的量刑建議,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在審判階段當庭確認自願簽署具結書,願意接受刑罰處罰。三是“從寬”,也就是實體從寬和程序從簡。實體從寬,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悔罪了,由檢察機關結合案情,在法定幅度內提出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法院根據量刑建議進行判決。程序從簡,就是結合罪行輕重和認罪認罰程度適用速裁程序或簡易程序、普通程序開庭審理,如對於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可以適用速裁程序審理,一般不用法庭調查,不用法庭辯論,由一名審判員獨任審判,庭后當庭宣判,大大節省庭審時間,且認罪認罰從寬后,很少再上訴,大大節約訴訟資源,也有效化解矛盾。

梁貽勇表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重大決策部署后,廣西檢察機關結合全區實際認真抓好自主試點摸索。2019年以來,廣西檢察機關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該項制度的落實,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案件31597人,其中,7月當月適用率32.2%,9月當月適用率達到71.8%,到12月當月適用率達84.9%,法院採納量刑建議佔認罪認罰案件一審宣判數的71.1%,服判息訴率為94.9%。貴港市檢察機關同樣如此,2019年7月當月適用率為41.06%,9月當月適用率達到81.66%,12月當月適用率達90.59%,所辦案件都沒有出現無罪判決、撤回起訴、被上級檢察機關改變處理決定等質量問題。如貴港市桂平市檢察院在2019年11月11日上午,對按照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提起公訴的20件分別涉嫌盜竊罪、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濫伐林木罪等罪名案件,在桂平市人民法院集中採取速裁程序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從開庭至宣判,審理20個案件共用時2個小時,法院均採納了檢察機關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所有被告人均表示不上訴,達到了案結事了、節約司法資源的良好效果。

梁貽勇認為,通過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給予程序上從簡或者實體上從寬的處理,充分體現了我國嚴寬相濟的刑事政策,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罰當其罪,准確及時懲罰犯罪、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推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提升訴訟效率、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

梁貽勇表示,下一步,廣西檢察機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履職盡責,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全力推進這一中國特色的司法制度落地生根,進一步提高適用量刑建議的精准性,減少社會對抗,修復社會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戾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檢察環節的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完)

(責編:吳明江、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