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工作者的故事:夜深了,是誰在守護萬家燈火

2020年01月13日09: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聽夜間工作者講述他們的故事——

夜深了,是誰在守護萬家燈火

下班的人如倦鳥歸巢,城市“夜行人”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代駕司機范師傅穿梭在大街小巷,隨時准備為夜歸人“保駕護航”﹔聽漏工蔣師傅手持聽音杆給地下水管“聽診把脈”,用耳朵保障城市的供水安全﹔“深夜書房”的小楊開始給顧客找書、收銀,以整夜不熄的燈光為讀者送上溫暖和希望……

“夜間經濟”興起,生活服務保障有了更高需求﹔城市機器的運轉,同樣需要有人在夜間奮力堅守。正是因為這些不同崗位的夜間工作者各司其責、恪盡職守,我們的城市才會在晝夜流轉中閃耀出斑斕色彩。他們是城市夜晚的見証者,也是參與者。他們披星戴月,在夜晚成就著不一樣的精彩。

“作為代駕司機,就要把客人安全送到”

“干代駕,那太有意思哩!”

為啥有意思?“一是啥車都能開,啥車都得會﹔二是啥人都能見著,啥事都能遇著。”代駕司機范師傅在北京簋街,哈著寒氣告訴記者。

凌晨1時,零下10攝氏度。簋街依舊人流如織、一片紅火。范師傅身穿藍色工作服、胸前佩戴工作証,折疊電瓶車的車把上,還挂著一副厚手套。“已經等顧客15分鐘了。長的時候,一兩個小時、三四個小時都有。”

范師傅老家是河南安陽,來北京打拼十多年了。搞過裝修、干過工程,前兩年聽說人們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當代駕有時一晚上能賺三四百元,於是又轉行做起了職業代駕。

“別的咱也不會,就會開個車。”范師傅搓搓手,笑著說道。

不過,范師傅發現,代駕行業聽起來不錯,但真干起來可不那麼容易。

哪裡不容易?晝伏夜出的作息時間,就讓好多人吃不消。

據范師傅講,晚上七八點左右開始“出活兒”。他一般晚上7點上班,一干就干到凌晨3點多。節假日,尤其是快到年根兒的時候,甚至能看著太陽出來。

在范師傅看來,比晝夜顛倒更難熬的,是深夜裡凜凜寒風。他指了指自己說,羽絨服裡面還套著沖鋒衣、羊毛衫,裡裡外外裹了四五層,腿也臃腫得像個石墩子。但不管穿多厚,在外面站上兩三個小時,也准保被寒風打透。

實在凍得發麻,范師傅就到飯店裡躲一躲。可他臉皮薄,能在外面挺著,就說啥也不進去。“為啥?對客人也要有禮貌嘛!你進裡面人家也不方便。”

回家的路,是范師傅每夜工作必須跨過的另一道“坎兒”。“唉呀,從房山、燕郊各個方向往回趕,太正常了!”近的,有機會趕上40分鐘一趟的夜路公交車﹔遠的,隻能湊三兩同行一起,拼個車回來。

但不管多不容易,范師傅都不忘自己的職責——“咱作為一個代駕司機,就是要平安駕駛,把客人安全送到。”

不過,代駕有時不止開車那麼簡單。好幾次,顧客在車上睡著了。一睡就是幾個小時,怎麼叫都叫不醒。這時候,范師傅反而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多人喝了酒,身體不舒服。你必須觀察他的狀態,千萬不能有個三長兩短!”

范師傅的擔心可不是多余的。在他的同行中,不少人都有過拉著客人奔醫院的經歷。

也有客人在酒精的作用下,變得暴躁起來。范師傅就遇到過兩次。客人借著酒勁,無緣無故地指責他開車不穩、不認路,甚至破口大罵,還想動手。范師傅有委屈,但也沒辦法。“人家喝多了。吵一架,犯不上。”

“但99%的客人,都是很有禮貌的。”范師傅說。

年關將至,范師傅早早便開始搶春運的火車票,說啥都要吃上一口大年三十夜裡的餃子。講起老家,他眼睛裡寫滿自豪。“安陽出甲骨文、司母戊鼎,而且是六大古都之一。還有岳飛故裡,都是安陽的!”

“喂,你好!我已經到定位這兒了。好,我再往前走一走……”范師傅放下電話,扎緊手套,跨上電動車,准備向顧客的位置駛去。

臨別前,他拉開斜挎包,從裡面抽出一副手套,塞給記者說:“你騎車回家,我給你副手套,別凍著!”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