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模式開啟搬遷群眾新生活

龐革平 陳仁寶

2020年01月01日14: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年底,廣西德保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入住4016戶17242人,完成“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確保全縣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德保縣加強后續扶持,創新實施“N+”模式,開啟搬遷群眾1.7萬人的幸福新生活。

“易地搬遷+城市管理”,德保縣通過優化服務讓搬遷群眾住得安心暖心。德保縣在安置點設立了黨群服務中心、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社區警務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等機構,提供民政、社保、教育、物業、法律咨詢、治安管理等服務,讓搬遷群眾享受到一站式、綜合性、多功能的社區公共服務。

“昨天家裡的廚房插座不通電,跟工作人員反映以后不到一個小時就幫我解決了。”家住“老鄉家園”24棟的搬遷戶盧華峰說。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譚潔麗表示,搬遷戶反饋的問題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水電工或者施工方進行處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德保縣還加強小區配套設施,確保搬遷群眾就近享受醫療、教育、生活保障。

“易地搬遷+對口協作”,搬遷群眾家門口就業忙。德保縣利用兩廣對口協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廣西萬翔服飾有限公司、廣西德保縣矮馬實業有限公司等深圳規模企業在安置點內建設扶貧車間,實現眾多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目前,通過后續扶持實現就業2083人。

在扶貧車間當機修工的黃日勁,2017年從都安鄉多益村搬遷至德保縣城“老鄉家園”,家中有80多歲的母親以及兩個孩子。去年6月,他了解到小區有個扶貧車間,立刻放棄了外地打工的崗位,回到家鄉當上了機修工。“我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妻子在車間領了手工活回家做,一個月也有1000多元,還能在家照顧老小,知足了。”黃日勁笑著說。

“易地搬遷+文化建設”,讓搬遷群眾開心融入新生活。走進“老鄉家園”裡,濃厚的文化宣傳氛圍讓人印象深刻:弘揚傳統美德的感恩亭,宣傳惠民政策的文化長廊,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告牌……易地扶貧展示廳、文化活動室、兒童娛樂活動中心等各種文體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現在小區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小孩子有娛樂場所,中老年人有健身廣場,青年人有籃球場、排球場等運動、健身的地方,黨群服務中心還經常組織大家開展游園活動。”“老鄉家園”8棟樓長黃造黨說。該縣還在“老鄉家園”小區開設“雲山夜校”,利用晚上閑暇時間為搬遷群眾上課,豐富群眾生活。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1月01日第03版)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