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4月29日電 (吳明江)4月29日上午,廣西召開全國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廣西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
會上介紹稱,據《中國·岩溶地區石漠化狀況公報》顯示,與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結果相比,廣西石漠化土地淨減39.3萬公頃,減少率20.4%,淨減面積超過五分之一,治理成效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此前,廣西林業部門按照國家要求,分別於2005年、2011年、2016年開展岩溶地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石漠化監測工作。2011年的第二次監測結果顯示,2005至2011年間,廣西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了45.74萬公頃,減少率為19.2%,年均減少率為3.2%。根據全國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2011-2016年間,廣西全區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了38.72萬公頃,減少率為20.2%﹔年均減少7.74萬公頃,年均減少率為4.0%。廣西成為全國石漠化面積連續減少最多的省(區)。
據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石漠化治理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採取綜合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取得了明顯的治理成效。為科學評價廣西石漠化防治效果,掌握石漠化土地現狀及動態變化趨勢,根據國家林業局於2016年印發的《關於開展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廣西林業廳在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的基礎上,於當年組織開展廣西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工作。
全國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底,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53.29萬公頃,佔全區國土面積的6.5%,涉及河池、百色、桂林、崇左、南寧、來賓、柳州、賀州、貴港等9市76縣(市、區)。廣西石漠化土地相對集中於河池和百色兩個市,面積分別為57.91萬公頃和35.07萬公頃,分別佔全區石漠化土地面積的37.8%和22.9%。
為此,廣西全區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將石漠化綜合治理作為林業重點生態工程著力推進。通過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珠江防護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岩溶地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在治理過程中,各地探索出“竹子+任豆”、“任豆+金銀花”等10多種混交造林模式,提高治理科技含量。全區積極推廣石漠化治理林業建設“六字”方針,即“封”(封山育林)“造”(人工造林)“退”(退耕還林)“管”(林木管護)“沼”(建沼氣池)“補”(生態補償),建立了100多個治理示范點,輻射帶動治理工作全面推進。(完)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9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